AI 的靜默與不可阻擋的崛起#
正如我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AI(人工智慧)才剛剛起步,距離實現通用人工智慧仍然遙遠。然而,AI 似乎正在靜默且不可阻擋地改變著人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AI 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似乎是靜默的#
靜默在於 AI 尚未迅速進入大多數人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不知道或不使用 AI 對個人並沒有帶來太多損失。
AI 的不可阻擋發展#
然而,顯而易見的靜默無法掩蓋 AI 顯著且不可阻擋的發展。OpenAI 推出的 Sora 文本轉語音功能、Google Gemini 在 Pro 和 Advance 版本中的精確問答能力、Claude 3 的長文本分析能力,以及 Elon Musk 即將推出的開源項目 Grok,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應地,世界各國正在大力發展支持人工智慧發展的產業,包括芯片產業。專注於生產 AI 計算芯片的 Nvidia 股價飆升,讓人窺見整體情況。
同時,雷軍提出將人工智慧納入義務教育,而周鴻祎則表示,Sora 的發布意味著根據 OpenAI 目前的發展趨勢,通用人工智慧將在幾年內誕生。這兩位科技巨頭的觀點也間接表明,人工智慧的發展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推進,AI 將成為未來人類社會發展與轉型的重要推動力。今天在 AI 部署上落後的人,未來無疑會落後於時代。
AI 的使用與心態問題#
AI 應用的個人範疇#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 AI 的使用主要包括:
使用 AI 進行翻譯。
使用 AI 分析文本內容。
使用 AI 幫助分析問題並提供想法。
生成圖像。
協助編寫或修改代碼。
使用 AI 時的心態問題#
在使用 AI 時,我們常常對其強大感到驚訝。有時,我會想,AI 是否能迅速吸收人類花費十年或二十年學習的某個領域的知識並提供給他人。相比之下,這讓我反思人類在面對 AI 強大計算能力時是多麼渺小。同時,我們甚至看到一些人盲目相信 AI 生成的結果。
AI 值得尊重,但盲目崇拜並不可取。AI 是強大的,但它只是幫助人類理解世界和從事創造性活動的工具。即使 AI 擁有自己的個性,我們也應該尊重它,而不是盲目崇拜或相信它。畢竟,AI 也可能犯錯並創造出 “幻覺”。
AI 的發展與兒童教育問題#
如何在 AI 時代教育自己和孩子值得考慮#
關注 AI 發展的父母常常思考 AI 對兒童教育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面對 AI 時調整兒童的教育計劃。
當孩子們看到 AI 在一分鐘內寫出一千字(甚至更多)時,感到驚訝,成年人也不例外。在 AI 時代,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哪些教育方法可以改變?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傳統的死記硬背?我們如何處理孩子使用 AI 學習的同時避免懶惰和粗心?我們如何防止 AI 向孩子灌輸危險的思想?我們應該教孩子什麼?我仍在思考這些問題。
對未來 AI 的展望#
一:AI 與人類死亡問題#
醫學進步可能使人類活得更長,但死亡是自然的限制,也是自然的恩賜。
醫學技術可能幫助人類克服癌症,谷歌工程師預測,醫學技術和進步可能在 2050 年左右實現人類不朽。最近谷歌的消息顯示,他們正在將 AI 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學者李澤厚在去世前提出的冷凍頭顱的想法,似乎代表了人類對不朽的另一種痴迷。
在我看來,AI 在醫療領域的未來發展可能通過改變基因或使用特殊材料來延長人類生命,甚至實現 “永生”。然而,個人而言,即使有機會長壽,我也會選擇適時離開。在某種意義上,死亡既是人類存在的極限,也是天賜的恩賜。動漫《華江湖之不良人》中的角色袁天罡因長生不老藥而擁有永生。在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前,他經歷了數百年的起伏,目睹了世界的權力鬥爭和殺戮,當然也見證了人性的美好與善良。但最終,他選擇遵循自然法則,結束自己的生命。